千千小说 > 风起明末小说阅读 > 426.第412章 金杯共汝饮

426.第412章 金杯共汝饮


第412章  金杯共汝饮

西窗月明,洗尽千山。

十一月十日,晚。

汉中军完全占领了徐州城,完成了肃清。

陈望戎装罩甲,明盔锦带,牵引着座下的枣红马,在一众近卫骑兵营甲骑的簇拥之下踏进了徐州城的城门。

马蹄踏击城砖清脆的声响在城门的甬道之间来回跃动,在众人的耳畔回响。

一束又一束火把照亮了城门的甬道,也为陈望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在接连三日的炮击之后,徐州城的西南垣塌陷,西城塔楼、女墙、城垛尽皆被毁。

第二正兵营只发起了一个冲锋,便攻入了徐州城中。

守卫徐州的万民军仅有八千余人。

在最开始的时候,哪怕是遭受了数日之间的狂轰滥炸。

徐州的万民军还顽强的抵抗着,但是在第二正兵营压倒性的火力面前,没有多久便陷入了崩溃。

徐州毫无悬念的落在了汉中军的手中。

陈望早就在徐州的南郊埋伏了一支数千人伏兵。

想要逃出徐州的万民军,在南郊中伏,被杀者甚众。

守卫徐州的万民军只有三千余人逃脱,其余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

随着城防的交替与肃清,在汉中军控制了整个徐州城后,徐州城重新恢复了平静。

城中千家万户皆是紧闭着大门,坊市高门皆是黑灯瞎火。

这一夜很多人注定无眠。

徐州西城,汉中军大营内,一片灯火通明。

虽然已经肃清了徐州城的万民军守军,基本完成了对于万民军残党的清扫。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陈望仍然没有进入徐州城的中央地带,而是选择将主力安置在徐州西城。

接管一座城池,所需要做的工作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交接完的。

而攻下徐州也并不是他们这次的终点。

徐州只是此次攻伐的起点。

之后的安排都要根据局势的变化而进行……

……

徐州西城大营。

满是顶盔贯甲的甲兵。

浓烈的血气还未消散。

一队队甲兵稳步行进在各处营帐留出的过道之上。

夜已深沉,大获全胜,但是却没有人因此而懈怠。

中军帐外,一众全副武装的甲兵各执刀兵,分立于外。

帐内,灯火通明,恍若白昼。

汉中、河南两地的一众军官将校,按照地位的高低分列而坐。

左首和右首的座椅空置,并未有人。

在之后是近卫骑兵营的统领赵怀良、汉中镇游击黄龙、张二。

身为河南副总兵的高谦,作为河南参将的陈德,反而坐在后方。

而在陈德之后,也并非是河南营镇的一众营将。

河南新军七营,营官授的都是游击,没有授参将的。

在其之后的是陈鸣与陈衡等,汉中镇下第一、第二正兵营、以及近卫骑兵营的十二名千总。

陈鸣是陈望的族兄,陈衡则是陈望的族弟。

陈鸣原先和陈望一样都在曹文诏帐下作为家丁。

在陈望最开始发迹的时候,曹文诏还指示陈鸣带口信提醒陈望注意。

陈衡则是在陈望后面任参将后,写信寄往辽东后,从辽东老家赶来加入军营的。

如今第一、第二正兵营的千总们,除去少数几位外,其余不是姓陈、就是姓胡。

虽然只是千总,但是却是嫡系中的嫡系。

所以在他们之后,才是河南新军七营的游击。

之后则是一众掌管军法、联络、后勤、军务等杂务军官。

四十余人,将整个中军帐挤得的满满当当。

不过虽然人数颇多,但是中军帐内却是静静悄悄,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混乱。

所有的人都是安安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所有人的脊背都挺得笔直,双手放在大腿之上,保持着军中的标准坐姿。

帐内帐外安静异常,唯一的声音,只有劲风吹过旌旗营帐之中所带起的猎猎之声。

不知过了多久,沉寂的气氛最终被一阵脚步声所打乱。

帐内众将几乎是在同一时刻转头向着帐门处望去。

脚步声又远至近,就在近处之时,垂下的帐帘被两侧的卫兵掀起。

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鱼首先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紧接着陈望整个人便已是阔步踏入帐中。

陈望身上穿着这件衣服名为大红织金飞鱼通袖罗。

飞鱼纹充斥上身,甚至连两臂都绣满了飞鱼的纹饰。

飞鱼类蟒,亦有二角。

所谓飞鱼纹,是作蟒形而加鱼鳍鱼尾为稍异,非真作飞鱼形。

飞鱼服是赐服之中的第二级赐服,仅次于蟒袍。

是在收复襄阳后,朝廷论其多年积累之功勋,下发的奖赏之一。

朝廷派人诏令嘉奖,加封为右都督,赐飞鱼服,一柄宝剑,一套盔甲,一些绢布,总价值不过千两白银。

考虑如今国库的情况,赏赐倒是称得上一句大方。

飞鱼服和蟒袍很多地方相仿,有的人甚至专门把飞鱼服弄得像是蟒袍一般。

而陈望身上这一件飞鱼服很多地方也与蟒袍相仿。

陈望一手扶着腰间的玉带,另外一只手按着斜挎在腰后的雁翎刀,缓步向前。

身后陈功、胡知礼两人罩袍束带,也是按刀而入。

一众将校的目光也随着陈望的步伐而移动。

陈功和胡知礼两人先行坐在了左右两侧的首座上。

而后等到陈望坐到了首座之上。

一直侍立在左侧的侍卫长高喝了一声敬礼。

帐中一众将校,无论汉中还是河南,皆是站起身来,齐刷刷的向着陈望行了一个军礼。

陈望坐在座椅上还了一礼,众人才又重新座坐下。

不过胡知礼并没有坐下,而是手持着一封文书,走到了陈望的座下右侧。

“今日升帐所为之事,乃改易我军中体制,明确职责,划分职权。”

帐中众将皆是屏气凝神,众将之中有不少人不认识胡知礼。

但是不认识并不代表不知道。

众人在升帐之前,已经是得到了放出来的消息,知道今天要宣布什么事情,因此也没有多少多久的惊讶。

“原军法处改为军法司,下辖各级军法官,归属中军部管辖。”

“军法司,日后只管军法。”

“增设训导司,主宣讲、训导、学习诸事,下辖各级训导官,归属直辖。”

胡知礼停顿了一下,转头看了高谦和陈德一眼,而后道。

“所有的营镇都会设立军法官、训导官,军法司内军法官设到司下,训导司内训导官设到局下,军法官、训导官会由军法司、训导司直接下派。”

高谦神色未改,对于胡知礼所说的下派军法官、训导官入军,他没有任何的意见。

因为如今营中几乎一半的将校都已经是被陈望给替换过了,甚至军兵都替换了不少。

事已至此,自然是无所谓再掺一些沙子进来。

陈德麾下的援兵营也是一样,而河南新军七营是陈望一手创办的,本就是陈望一手提拔,自然也是不会反对。

“监察所不再隶属于军法处,改为情报司,归属直辖。”

“情报司,负责探查相关军事情报,擒拿间谍奸细,肃清不法。”

胡知礼话音落下,帐中众将的眼神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幻。

高谦和陈德对视了一眼,而后才将目光重新放在了胡知礼的身上。

他们现在已经逐渐进入了汉中镇的核心,明白了陈望的筹谋和布局。

这个这个所谓的情报司,应当和朝廷的厂卫职能相仿,甚至可以说就是厂卫,只不过是汉中镇的厂卫。

高谦心中微沉,朝廷的厂卫除去探查边情军事之外,还有监听百官的职能。

汉中镇下的这个情报司,虽然没有明说,但只怕也对他们有所监察。

高谦回忆了一下自己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才稍微放下了心来。

不过心中还是没有放松警惕,高谦已经决定日后一定谨言慎行。

“镇中增设中军部,管辖镇内一应诸事,无论军政。”

前几次的改制,都是针对军队的制度,还有军队的武备,以及新增军法、监察等重要机构等等。

这一次的改制,并没有之前的那么大刀阔斧,主要是军务方面的改动。

“中军部下,下辖内务司、军令司、军需司、兵务司、军法司、工务司。”

“内务司主管镇下一应内务,考核、任免、调动,首任司长由陈功任。”

“军令司主管传达中军部命令,负责所有部曲调动、作战等军事行动,军令颁布任务,首任司长由赵怀良任。”

“军需司负责管理军费、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等相关事务,首任司长由唐世平任。”

“兵务司负责兵籍管理、军官任免、军队训练,首任司长由胡知义任。”

“军法司,主管军法。”

“工务司,主管各地工程、军器局、杂造局之事务,首任司长由王元康任。”

“除此之外,镇下增设参谋处,归属直辖。”

“参谋处从各营挑选指挥能力出众的优秀军官,授予中军参谋,负责参谋赞划,辅助制定方略。”

帐中,一众汉中镇下的将校军官皆是神色振奋,不少人身躯下意识的前倾了不少。

而一众河南镇的将校军官则是神色不一,不过大多以震惊居多。

高谦的神情复杂,陈望如今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变相的开府建牙。

情报司是锦衣卫,中军部下辖是六司,对应的是朝廷的六部。

胡知礼稍微停顿了一下,而后拿出了第二封文书,继续宣读了起来。

“此次改制,军队体制不变,辖地不变。”

“汉中镇下诸营,仍遵循旧制,在此不做解释。”

“河南、湖广两镇军兵,官面仍以正、奇、援、游称呼,但是在镇内改易番号。”

“河南镇下共有兵马十三营,以数字顺序为番号。”

“湖广镇下共有兵马六营,同样以数字顺序为番号命名。”

所有的一切都是宣布,而不是商量。

如今局势改易,已经是时候将河南、湖广两镇的兵马彻底归于统管之中。

而要归于统管的第一步,自然是改易旗帜和番号。

不过如果只是单单的改易旗帜和番号并不需要特地当众宣读,一道命令就行。

改易的命令,已经先一步发到了河南、湖广两镇营将的手中,众人都清楚自己所掌管的部队的番号。

陈望对于军队营镇的改革,自然是不会这么浅显。

“除改易番号旗帜之外,镇下增设师一级单位,最低以三营为一师。”

陈望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案桌,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胡知礼也适时的收起了手中的文书,重新回到右首的位置坐下。

“河南镇下,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正兵营为河南镇正兵第一师,由陈永福任师长,驻防英、霍山区。”

陈永福已经纳了投名状,家眷也都在开封城内被陈望掌握着。

如今的开封城,实际控制着城防的自然是陈望。

这也是为什么陈德能够在帐中听令的原因。

“河南镇下,第五、六、七、八、九正兵营,合为河南镇正兵第二师,由高谦任师长,驻防徐州。”

“余下的正兵营,作为预备,驻守开封府,防守黄河一线,归属直辖。”

增设师级的作战单位,是陈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明朝和蒙古打了上百年,在后期逐渐演变成了小规模的治安战,明军后期的镇戍营兵制也是在这也的环境下所产生。

在之后的作战之中,敌人的人数将会不断的增多,战争的烈度也会不断的增大。

营一级仅仅几千人,已经完全没有办法达到战争的要求了。

明时镇戍营兵制,已经开始跟不上这个时代,淘汰只是必然。

湖广、汉中两镇的任命,陈望并没有在这里宣读。

湖广六营陈望的打算直接编为一个师来用,师长的人选自然是周遇懋。

至于周遇懋领的汉中镇第三正兵营,陈望准备直接让它的族兄陈鸣来接管,然后直接划到胡知义的麾下。

把第三、四、五、六,四个正兵营合在一起当作一个师,归属胡知义统领,主防汉中。

第一、二,还有近卫骑兵营,则是合为另外一个师,归属直辖。

宣读完毕,陈望端起了桌上的酒杯,站起了身来。

“诸位。”

陈望的动作,吸引了帐中所有人的主意。

眼见陈望起身,帐中一众将校也是随着纷纷起身。

陈望敲了敲身前的案桌,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队全副武装甲士已是端着一杯杯水酒进入了大帐之中。

所有人的将校都得到了一个酒杯。

陈望神情严肃缓缓举起了手中酒杯,俯视着帐中的一种将校,正声道。

“今日……”

“金杯共汝饮……”


  (https://www.vxqianqian.cc/3133/3133261/11437371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