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重生后,我只想在八零致富 > 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字号的历史

第一百三十二章 老字号的历史


林淑梅扶着老人家坐下:“妈,这都过去了。您能来,我和怀安都很高兴。”

“看了你在电视上讲解手工艺,我才明白,”

老太太说,“原来做生意也可以这么有意义。你们不是在赚钱,是在传承文化……”

这时,张三婶泡了茶来。

老太太端起茶杯,却又放下了。

“对了,”

她突然说,“我还给你带了个东西。”

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是一件旧旗袍。

“这是我年轻时候的,”

老太太说,“那时候我在一家绸缎庄做学徒,老师傅亲手给我做的。”

林淑梅接过旗袍,只见料子虽然有些旧了,但工艺精湛,每一针每一线都显示着匠心。

“这个锁边的技法,”

林淑梅仔细看着,“现在很少见了。”

“是啊,”

老太太说,“那时候的师傅们,做活都很讲究。”

她看着林淑梅,“没想到现在还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些老手艺。”

“妈,您也是做这行的?”

林淑梅惊讶地问。

老太太点点头:“是啊,做了几年,后来……”她叹了口气,“那时候不是嫌这行太辛苦吗,就改行了。现在想想,挺后悔的。”

林淑梅突然明白了什么:“妈,要不,您也来教教我们?您肯定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

老太太眼睛一亮,但很快又摇摇头:“我都多少年没做了,哪里还记得……”

“手艺这东西,”

林淑梅说,“就像自行车,学会了就忘不掉。您看这旗袍的工艺,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学呢。”

正说着,霍怀安回来了。

看到母亲,他愣在门口:“妈?您怎么……”

“怀安,”

老太太站起来,“妈以前错了。现在我明白了,你和淑梅做的事,比当官有意义多了。”

母子俩相对无言,眼圈都红了。

林淑梅适时打圆场:“妈,您要不要看看我们的工作室?正好王老他们也在,您们可以交流交流。”

来到工作室,王老正在指导学徒们看料子。

看到老太太,他眼睛一亮:“这不是小李吗?”

原来,老太太年轻时就认识王老。

那时候他们都在省城的老字号工作,只是后来各奔东西,失去了联系。

“老王?”

老太太也认出了他,“你还在做这行呢?”

“是啊,”

王老笑着说,“舍不得放下这门手艺。”

他转向林淑梅,“你婆婆年轻时可是有名的巧手,特别是绣活,没人比得上。”

林淑梅眼睛一亮:“妈,那您更得留下来了。现在正缺会绣花的老师傅呢。”

就这样,老太太决定留下来。

起初她只是在一旁看着,慢慢地,手痒了,就开始指点学徒。

她的绣花技艺确实了得,很快就成了工作室的宝贝老师。

“林老师,”

一天,王小芳从省城打来电话,“分店的事有眉目了。找到个合适的铺面,位置很好。”

“是吗?在哪儿?”

“就在省城的老街上,原来是个老字号的位置。”

听到这里,老太太突然说:“是不是春和绸缎庄那个位置?”

“对啊!”

王小芳在电话那头说,“婆婆您知道那里?”

“知道,”

老太太感慨地说,“我就是在那里学的手艺……”

“这也太巧了!”

林淑梅说,“妈,那您得跟我们去看看。您熟悉那边的情况,可以给我们很多建议。”

老太太眼里闪着光:“那条街我太熟悉了。以前都是些老字号,做工都很讲究。”她停顿了一下,“不过现在可能都变了……”

第二天,林淑梅带着老太太去了省城。

一到老街,老太太就像回到了年轻时候,边走边给大家讲解:

“这里原来是裁缝一条街,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绝活。春和专门做旗袍,永兴擅长男装,而德记最出名的是绣花……”

走到春和绸缎庄的旧址,老太太站住了。

门面虽然破旧,但那个雕花的老招牌还在。

“还是原来的样子,”

她摸着斑驳的墙面,“我记得这里有个小院子,是师傅们研究新样式的地方……”

王小芳打开门,领大家进去。

果然,穿过前面的店面,后面是个安静的小院。

院子里有棵老桂树,虽然有些年头了,但依然枝繁叶茂。

“就是这里!”

老太太激动地说,“我们以前就在这棵树下讨论做活。”她指着墙角,“那里还有个晒衣架,是晾晒绣好的衣服用的。”

林淑梅看着这个充满历史感的空间,脑子里突然有了个想法:“妈,您说我们要不要把这里的格局保留下来?就按照老字号的样式来装修。”

“好主意!”

王小芳说,“可以把前面做成展示区,后院改成工作室和茶室,让顾客体验老字号的氛围。”

老太太却皱起眉头:“现在的年轻人会喜欢这种老式的吗?”

“您看,”

林淑梅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反而喜欢这种有故事的地方。我们可以把老物件都留着,但在用途上创新。比如这个院子,可以办些小型的手工艺展示会、茶会……”

正说着,隔壁店铺的老板娘探头过来:“哎呀,这不是李师傅吗?”

老太太一看,也认出来了:“是秦嫂子!您还在这儿啊?”

原来这位秦嫂子是老街的“活字典”,在这里开了几十年的茶庄。

“李师傅,”

秦嫂子高兴地说,“听说这里要重新开张,我还担心会不会破坏老街的氛围。现在看是您家开,我就放心了。”

林淑梅赶紧介绍了韵逸的情况。

秦嫂子听说是做手工艺传承的,更是高兴:“太好了!这条街本来就是靠手艺人撑起来的。”

这时,王小芳灵机一动:“秦嫂子,您在这里这么多年,一定认识很多老街坊吧?”

“可不是!”

秦嫂子说,“以前的老师傅们,有些还在城里住着呢。”

“那您能不能帮我们联系一下?”

林淑梅说,“我们想请他们来聊聊,了解一下老字号的历史。”

“没问题!”

秦嫂子爽快地答应了,“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


  (https://www.vxqianqian.cc/2268/2268135/1111101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