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种地仙人
第一百三十章 种地仙人
大家好歹也都是有身份证的人,连双方的父母都没有了。也搞不定三媒六聘,但至少也得明媒正娶吧。
一个成熟的人,得懂得延迟享受。
不用那么猴急。
回到房间陈江宇,在床上躺下,说实话,来到这个时代这么长时间,陈江宇多少还是有点不太适应,因为生活条件确实有点小艰苦。
按照这个时代的物资匮乏程度,陈江宇感觉大梁朝,可能就相当于他所知道的汉朝秦朝左右的时间段。
虽已经有了纸张,但是种类还比较少,尤其没有竹纸,成本居高不下,在整个山寨当中只有陈江宇一个人是用纸擦屁股的。
用棍子刮这种事情陈江宇实在是做不出来。
这玩意叫厕筹。
用这东西绝对会有痔疮。
虽然这也是把竹子或者是木头削的非常的扁平,然后打磨的非常光滑,之后才使用的。
但是,懂的人都懂。
相当的不友好。
而且在粮食方面,有很多陈江宇非常喜欢的粗粮,现在也没有出现在视野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玉米,土豆以及红薯。
有很多人说大清朝人口更多,疆域更加的辽阔。充分说明满人比汉人更加的懂得治理国家,但事实上是跟玉米,土豆和红薯被引进有很大的关系的。
这些东西,种植的要求要比水稻小麦那些要求低了很多。
并且还可以杂在一起种植。比如说地上可以种土豆,上面可以种玉米,一个是上面结果,一个是下面结果,完全不冲突。
像一些完全种不了水稻,小麦的那种沙石地。或者是山地,就完全可以种植土豆和红薯。这样一来,人民只要有的吃,自然也就不会起来做饭,人民只要有吃,人口自然也就多了。
但关键问题在于这些东西本土并不生产,全部都是从其他的途径被带到国内了,然后经过改良才能够有的。
陈江宇得想想办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把这些种子弄到青州来。
然后通过几轮改良之后,让它们适应本土的气候环境。这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却是一个不得不进行的项目。
陈江宇他们在京城谋求门路,想要免去朝廷对清源山施加的刀兵。
而在青源山上,那些流民们现在正在被上课教育。
马德华,虽然长得人高马大的,但在种田方面它是学的最多,也是学的最快的,所以也留在山里培训那些流民。
“追肥懂不懂?”
“懂的,我们都会追加大粪,管够!”
“那可不行!”马德华的头摇的就像是沷浪鼓一样。
“我们要用豆渣!不用太多,一两斤就可以了。”
“为什么!?”
马德华挠挠脑袋。
“这个嘛,主公教过的,说是豆渣里面有氮肥。”
“那是豆子那里来的蛋?尽乱说!”
“不管你们怎么说,总之,就得按我说的来,否则……”
话说到这份上了。那些流民的当然不会反驳,因为不按马德华说的就会被赶下山。
“事先说明,如果被我发现不听指挥,也一样要赶下山,不能阳奉阴违,知道吗?”
这个方法是陈江宇交给马德华的。
因为追肥的时候最好用的就是氮肥,是最急需的肥料。而这个时候又没有什么化学厂什么之类的,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一开始就用的是豆渣,磨豆腐或者是纯粹豆子发酵出来的,刚好里边富含非常丰富的氮肥。
这时候的豆子最重要的还是喂畜生用的,只有实在日子过不下去了,才有人会吃豆子。没有人意识到这玩意儿可以放到田里边当肥料用。
“施肥的时候顺便要翻一翻土,然后除除草。翻出来的沟刚好把那些豆渣就倒在里边。”
“晓得了。”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般来说种田每亩的产量都在250斤左右。
如果施上了肥料,精心培育的话,庄稼的材料基本上可以上提20%~30左右。
事实上,现在每亩产量至少可以达到600斤以上。
现在每亩的产量实在是太低了。
陈江宇也需要慢慢的潜移默化的给这些种地的农民灌输正确的种田的方法。
别的庄稼还好说,尤其是水稻田,在山上又一大块平整的地面,全部都用来种水稻田。
这东西可以提升产量翻倍的。
所以不精心的伺候不行。
这个时代一般水稻田产量也就在300斤以下,但其实是可以增长到600斤以上的。每亩增长一倍,到丰收的时候,那数量是相当的可观的。
而这玩意儿就需要非常精心的进行培育,马德华在一边也是给大家做的示范。
“先撒种,不要撒的那么密,第一遍先撒的稀一点。”
马德华光着脚站在田边上直指点点,不停地纠正着那些农民的错误动作。
有人也是小声嘀咕,这后生看起来20岁不到,还指挥起他们这些三四十岁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民了?
但是没人敢反抗。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种硬性的推广方式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完全不需要和人对抗,直接用强权压到最底层。
“再复撒一遍,然后用板轻压,轻点,你用那么大力干嘛?显得你力气大是吧?不用用那么大力,听明白了没有?稀土呢?把稀土拿过来,撒在苗床上,记住种子一定要用土盖严了,然后把粪浇在土上面。”
说是种地,简直比绣花还要精细。
马德华也非常知道这些农民虽然非常的顺从,但是完全是屈服于他们的武力之下的,毕竟马德华给他们新房子住,又给他们饭吃,不听话也不行,而且山寨里边都是刀枪剑戟的。
他们想反抗也不敢呀。
不过等到这些庄稼成熟了之后,很明显,这些农民就会心服口服。
马德华都迫不及待地想等到那一天到来了,至于他自己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一套理论,用完了之后会不会给庄稼带来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它是绝对无条件的相信陈江宇的。
“那你们那些傻样知道你们心里有些不服气,认为我年轻没种过地,你们的经验比我更丰富。我就跟你们打个赌,等到收获的时候,你们就知道错了。”
(https://www.vxqianqian.cc/2263/2263844/1111101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