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河守望 > 第二五四章 文山娶亲(五)

第二五四章 文山娶亲(五)


从东边来的这支娶亲的大队人马,是本庄“铁善人”  老铁匠的重孙——大财主“王老虎”的大公子王银多娶媳妇。

大财主“王老虎”的儿子王银多本来不学无术,唯一的特长是吃喝嫖赌抽大烟。“王老虎”花了大把的银子,在开封省府为儿子捐了一个挂名的闲职“参事”,这种捐来的省府“参事”,虽然有名无实,但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官儿,而且攀得了一门好亲事,老丈人是开封府警察局长。本来前几天,“王老虎”的儿子已在开封大摆宴席,宴请开封各路达官显贵宾朋好友,举办了时髦的洋婚礼。可家里有的是银子,“王老虎”要儿子在老家再显摆显摆、耍耍富贵,再办一个传统的民俗婚礼。就事先请“看好儿”的专业户,古寨葫芦庄的“老黄历”定下了今天九月十六,这个与文山娶媳妇儿同样的日子。请出开封府的高人,对婚礼上使用的响器班儿、花轿、马匹,在数字上进行了吉祥策划。还请出了开封府一位咬文嚼字的高人儿,对王银多的“王”字进行了玄妙深奥的拆解……说是“王”字儿包含了国王的意思,常言道:三、六、九日王登殿,办喜事应该使用三班儿响器、六顶花轿、九匹大马,合应了“三、六、九日王登殿”的吉语。花轿班儿和响器班儿,全都是从开封高价雇来的,马匹是花钱在附近几个村庄挑选的。这六顶花轿,第一顶坐着王家的新郎官儿王大参事。第二顶花轿,坐着王参事的一个男傧相兼保镖。第三顶花轿,坐着开封府警察局长的千金小姐王大官人的新媳妇儿。第四顶花轿,坐着王参事新媳妇儿的女傧相兼保镖。第五顶花轿,坐着王参事老丈人本家的一个中年女送客。第六顶花轿是监轿的,坐着王参事岳父警察局长本家的一位长辈。

两支娶亲队伍顶了头儿,虽然在古寨也不太常见,但以前也出现过几次这样的喜事儿遭遇,对这样的喜事儿遭遇也是有传统规矩的。按照当地民间约定俗成的风俗,若两支娶亲队伍顶头儿,自认弱势的一方,须自愿让道给强势的一方,但让道的弱势一方会感到窝囊、压气,娶媳妇儿的主家会感到不吉利。遇到这种事儿,往往是互不相让,到底谁给谁让道,这要看响器班儿和轿夫的本事了。看热闹的老百姓是裁判,按老规矩百姓们起哄叫谁让道,谁就得让道,民意不可违,这与权势贫富无关。

黑蛋看到这种阵势,“唰”的一下从马上蹦了下来,嘴里不干不净地骂道:“这是从哪里冒出一群鳖孙儿?!”一下窜到前边大声问道:“嗨——!你们是哪里的?”。

“是东京汴梁的!”对方一个管事儿的非常傲慢地大声答道。

这下黑蛋蒙了,挠起头来,自言自语道:“这冻惊变凉是啥鬼地方?”

站在黑蛋身边看热闹的一位老先生告诉黑蛋:“东京汴梁就是开封。”

黑蛋认为被耍弄了,气鼓鼓地又向前边阵势庞大的娶亲队伍大声吆喝道:“真是蹊跷!你们从老远的开封跑这儿耍啥热闹?!是耍啥名堂的热闹哇?”

“这不明摆着哇!娶媳妇儿呗!”对方管事儿的不屑地说道。

这下黑蛋又蒙了,摇晃了几下歪戴着礼帽的脑袋,有点弄不明白,咧嘴歪笑道“这到底是谁娶谁呀?”

那个管事儿的“哈哈哈”得意地大笑起来,“是贵村王府、王‘参事’、王大官人,娶俺开封府、警察老爷的千金!这下你该明白了吧?!”当说到“王大官人”和“警察老爷”时,故意提高了声调,还双手抱拳故意夸张地高高举起向天上拱了一拱。

这下黑蛋大致明白了一些,跳在马上嘴里骂骂咧咧,很不服气地嘟囔道:“这龟孙儿绕了一大圈儿……不就是‘王老虎’的混蛋儿子娶媳妇儿!还掺屎掺尿、王八豆腐的……祖上是抡铁锤的!”

“牛八吹”看了看面前,三个响器班儿,黑压压一片吹鼓手,少说也有二三十个乐器手,仅唢呐就有十几杆,他镇定地笑了笑,他虽然不认识这些人,但听朋友说过开封的唢呐水平与其相比,应该说各有千秋,这还是第一次和开封府的同行交手。

开封府的响器班儿和轿头,不屑地看了看顶头的响器班儿和牛壮几个轿夫,“嘿嘿”蔑视地笑了起来——傲慢地认为穷乡僻壤的响器,种庄稼的轿夫,会有多大本事?!见过啥大世面?!

牛壮看了看一字排开的六顶花轿,光轿夫就有五六十个人,一个个肥头大耳,他暗暗放心地笑了起来。牛壮放心的是肥胖的轿夫笨拙,耐力不行经不起盘腾。

街两旁的乡亲们叽叽喳喳起哄道:

“先听听城里的!”

“先听听大地方的响器!”

“先听听吃白米饭白馒头的吹得咋样!”

开封领头的响器班儿上场了,主吹唢呐是一个老手,吹了一曲《百鸟朝凤》赢得了满街喝彩。

接着第二班儿上场了,主吹唢呐是一个中年人,吹了一曲《水漫金山寺》也赢得了不少掌声。

最后上场的响器班儿,主吹唢呐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吹了一曲《大观园》人们赞不绝口。

这时从王“参事”娶亲队伍里,走出那个管事儿的,大声吆喝道:“听到了吧?!看到了吧?!同行们及早让道吧!免得丢人现眼啊!”

牛壮和“犟牛吹”齐声回应道:“你们让道吧!免得把开封府的人丢在这里!”

“嘡嘡嘡”一阵锣响,老牛“牛八吹”不慌不忙地举起了油黑发亮的唢呐,首先吹奏起《桃园三结义》,唢呐声声,把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场景、和三人内心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甚是感人。

这一曲还没吹完,“哗哗哗”的鼓掌声和喝彩声,像黄河的浪涛滚滚而来。

紧接着吹奏起《吕布戏貂蝉》,唢呐的声调里吕布的欣喜与愤懑,貂蝉的哀怨与缠绵,被唢呐别致的音韵表现得恰到好处,四个捧笙的,用这种能吹能吸的民族乐器,把背景烘托得紧张而浪漫。

民众被深深吸引住了,竟忘记了鼓掌和喝彩。


  (https://www.vxqianqian.cc/2262/2262544/1111088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