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荒沙主宰 > 第367章 天人三界

第367章 天人三界


第367章  天人三界

        “元磁之后,便是天人境界。”

        段天南收拾住骄傲之心,再往下说。

        “我虽未到此境界,也没参详过这个级别的武典,但在面见武圣时听过叙述。”

        “天人是武者之肉体与精神臻至完美的过程。”

        “肉体方面,先天化的经脉与五脏缓缓浸润骨骼、皮肤、筋肉等部,直到本质完全同化。

        到此境界,武者的生命形式与凡人彻底不同,无有要害、断肢重生、停止衰老,在天人五衰到来之前永远处于巅峰状态,成就天人的第一个标志性特征——天人合一。”

        “精神方面,念头要分别达到坚实与灵活的极限。”

        “精神坚实的极限名为‘唯我独尊’,因念头强硬已极,故而不用真气真元便能号令自然,一念镇平狂风海潮。

        到此境界,武者之精神可随意取用先天灵气,战斗起来真元无穷无尽,成就天人的第二个标志性特征——生生不息。”

        “精神灵活的极限是‘念化万千’,意味着分化念头并行思考;

        到此境界,化生的念头可融入真元,使出结构极为复杂、时间和空间上跨越极大的杀法,成就天人的第三个标志性特征——真元有灵。”

        “如此三大境界,达到任意一种,便是第一界天人;达到两种,便是第二界天人;三者兼备,肉体与精神达到平衡的巅峰,便是第三界天人,只在武圣之下!”

        “天人稀罕,九州加总只七十位上下,往往每二、三年才会有一人增减。”

        提到以上种种神妙,段天南面现向往、不由止语。

        洪范沉醉于其陈述,却还不知足。

        “段大哥,既然三界天人的肉体精神都到了巅峰,那武圣又该如何成就?”

        他急声追问。

        段天南微微摇头。

        “洞开天门之路,大哥我也远远眺望不到。”

        他饮干茶水,斟酌片刻,还是开口。

        “这话既然是老弟你问的,我便不藏私。”

        “之前我在琅琊国面见易氏武圣,也有此问;易圣以两次示现回我。”

        “第一次示现为言语:

        凡夫眼中,万象为天地表,灵气为天地里;

        觉者眼中,不见天地,不知表里。”

        堂下一片寂静。

        “第二次示现为,额……”

        段天南摩挲着下巴形容,脸上是迷惑的神情。

        “总之,易圣竖起一指,指尖虚空生电。”

        其余三人都没听明白。

        武者修炼有成,吐火招水、引风击电不是随手的事吗?

        “不,重点不是电,而是虚空!”

        段天南见他们模样,纠正道。

        “那道雷电距离我只三丈之地,老子却感应不到任何雷行灵气波动。”

        他隔了数年回想彼时,依旧满脸不可思议。

        洪范愣了片刻,大约理解了其中关键。

        武者修行越是有成,越是依赖灵感——不仅武道的一切威能都借先天灵气而成,自然万象也同样基于灵气的变迁动荡。

        正如《炎流功》中所载,枝叶摇动是因为风,但枝叶摇动并不是风,先天灵气的运作才是世界的真实。

        但段天南感应中的那一指电光脱开了世界的表里。

        这类似于否定了武者构建的一切。

        四人各自琢磨,一时都摸不着头脑。

        半晌后,洪范第一個说话。

        “我记得江湖有传闻,怀藏大师平生只读《般若经》,一日开悟成就武圣。”

        田先生点头:“是有这个说法,怎么了?”

        “所以武圣境界或许不在肉身也不在精神?”

        <div  class="contentadv">        洪范揣测道。

        “那是什么?”

        段天南问。

        “或许是将自身外化?”

        洪范一边头脑风暴,一边瞎猜。

        “怎么说?”

        田先生饶有兴致追问。

        “之前段大哥不是说整个气境都是在做‘内化自然’这一件事。那既然武圣自陈不见天地,或者其道路正相反?”

        几人若有所思。

        当然最后屁也没思出来……

        聊完武道总纲,段天南接着谈及功法的个体差异。

        其一是不同的血气打熬、经脉运转方法导致的不同真气性质,其二是真气转化真元时在先天灵气属性配比上的差异。

        譬如《铁掌典》,他自陈真元行属七金三木,所以首重刚硬、次重疗愈。

        最后,段天南与古意新又各自分享一份观想法门——前者基于《铁掌功》与个人经验总结,后者则完整摘自《步掷金刚典》。

        一席长谈至此不过个把时辰,但纵观凉州西北一域,恐怕无人能如此高屋建瓴,将武之道讲明白。

        洪范拜受之后,已如吃撑的老鼠般心满意足了。

        练武三年,他在金海、西京每每与同侪交流,在第三、第四品功法中见过许多精妙、花哨的手段。

        但哪怕是被洪坚推演到先天极限的《炎流功》同样在框架体系上有着巨大缺陷——譬如观想法狭隘简陋,每到瓶颈处便语焉不详、玄之又玄,只靠修习者盲人摸象、乱闯乱撞……

        自古真经难得。

        洪范难抑胸臆,早早请辞回去消化。

        古意新见外头下起雪,便提枪前往汀山打猎。

        田先生闲聊几句,也起身要走:“东西既已送到,田某也该告辞。”

        “你远道而来,想走哪有那么容易?”

        段天南一把扯住其人。

        “淮阳国如今局面,许多事我一人不足以声张,正须借你一臂之力!”

        他用蛮横的口气说道。

        “田某恐怕助你不得。”

        田先生也不挣扎,只是苦笑。

        “我来之前,神京那边刚定下仪程,河间、琅琊二圣会在明年开春先后到访。”

        “山长脾气直,往往三言两语不合便想动手,还得由田某全程接待……”

        段天南闻言,面色彻底沉静下来。

        淮阳国的局面固然难,难的却也不止是淮阳。

        “自我拜见易圣后,多年来却未听说他离开琅琊。”

        段天南露出追忆神色。

        “此次惊动大驾,是因为那几具白雷神?”

        他不等回答,低笑几声。

        两人于是步行出了院子,互相拱手,只换了“珍重”二字。

        而后,段天南目送好友升入雪幕,飞往东北天外。

        PS:修炼体系如果只是想几个名词其实很容易,但是要自圆自洽真的很难。

        这一段其实改了多次。


  (https://www.vxqianqian.cc/2/2743/11435903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