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 >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实在难以忍受

第六百一十三章 实在难以忍受


“那它肯定是可以用来称东西的吧?”

“没错。”宝友同意。

“那你懂得怎么用这秤吗?”

“当然懂,不然我买它做什么。”

“好,那简单了,现在请你当众称一下你的手机,并告诉我们它的重量。”

“行啊,可以做到。”

宝友从口袋里拿出他的备用手机。

高兴确认了一下,得知是一部小米6。

就在宝友称重的同时,观众们已经在屏幕上发出了这部手机的标准重量:168克。

很快,宝友给出了答案:“称好了,这部手机重两斤四两!”

“多少?”

“两斤四两啊。”

“宝友,你是对小米手机有意见吧?两斤四两的手机,简直像个砖头!”

“你的手机实际只有几两重,怎么会称出两斤来?”

“是不是浸过水了?”

面对高兴的一连串追问,宝友无言以对。

他结结巴巴地想了半天,最后才找到了借口。

“老师,可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和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同吧。”

“以前不是说半斤等于八两吗?”

“你这个理由,可真是别出心裁啊。”

高兴听了,不禁点头表示认可。

确实,要是没有逻辑思维的人,宝友的这种说法可能会让他们稀里糊涂地信以为真。

如今的计量单位已经与过去不同。在过去,一斤等于十六两。

如果按照旧制来算,手机称重显示的36两实际上只相当于现在的3两,这差距就更大了。

因此,计量单位的不同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杆秤如此不靠谱。

不过,高兴并不打算向宝友讲解古代的度量衡知识。

他觉得没有必要去唤醒一个假装睡着的人。他的目标是从古董的角度剖析这件物品的问题。

“可惜啊,不论其实用性,单从工艺角度来看,你的这个物件也是漏洞百出。”

“首先,陶瓷制成的秤砣本身就不太合理,因为陶瓷非常脆弱,容易破裂。一旦秤砣受损,整个秤就无法使用了。即使是皇宫内务府,也不会选择这么易碎且奢侈的设计。”

“再看秤杆上的图案,你说是龙,就算是龙吧,但内务府的太监们怎么会有资格使用带有龙纹的秤呢?那可是逆天的大罪啊!”

“更不用说你这青花瓷的胎体和釉色,它们根本不符合清朝青花瓷的特点,完全是现代工艺的表现。”

“实际上,仅从青花瓷的角度来看,很多人都能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包括你自己也可能有所怀疑。但由于它的造型奇特,心里便多了些侥幸,认为这是独一无二的珍品,有点小缺陷也情有可原。”

“然而,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人更容易上当受骗。”

高兴对宝友的心理把握得很准确,大家往往因为好奇和侥幸而忽略了明显的破绽。

【大师,我明白了】

【青花瓷制作成秤确实不容易吧?】

【越怪异的东西,越可能是假货。】

听到这里,宝友那边传来了一声叹息,显然被说到痛处了。

“谢谢高大师。”

“不客气,收藏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的艺术。”

面对这位虚心接受意见的宝友,高兴表现得十分温和。毕竟不懂并不代表过错。

“好了,下一位宝友请准备。”

“高老师好。”

视频通话的另一端,是一位头发斑白的老先生,看起来大约五六十岁左右。尽管他可能已经退休,但言谈举止间依然流露出一股老干部特有的严谨和条理。

“老师,我这件收藏不能拍卖,但我希望能通过您的平台,向全国的宝友们展示一下。”老先生请求道。

“当然可以。”高兴回应,“请把您的藏品拿近一些,让我们好好看看。”

老先生似乎不太熟悉如何调整摄像头的角度,直接用手托起了他的宝贝。

那模样,乍一看还真有点像传说中的托塔天王,不过手里捧的是个白色的塔,而不是黑色的。

由于大爷那边的前置摄像头像素不高,高兴只能模糊地看到这是一座四层的雕塔,材质看起来像是阿富汗玉,即含有方解石和白云石的一种玉石。

当被问到年代时,老先生自信满满地说:“依我看,这应该是汉代的白玉佛塔。”

高兴听后微微一怔,因为据他所知,佛教是在东汉早期传入华夏,而佛塔的建造则要等到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在位时才开始盛行。

老先生迅速反驳:“汉代就有佛教了,只是后来梁武帝将修建佛塔的功劳都归于自己名下。我是姓刘的,祖上是汉朝皇室,对这些事情自然了解得清楚。”

面对老先生如此坚定的说法,高兴不禁感到有些无奈。虽然老先生的态度认真,但他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记载。

市面上连清代的仿古品都知道做旧处理,更不用说真正的古代文物,历经千年,不可能保持如此洁白无瑕。

老先生可能出于对家族历史的自豪感,坚持自己的观点,但这反而让高兴怀疑起老先生对于这件藏品的真实认知。

或许,老先生需要更多的专业意见来重新评估他的宝贝。

国宝级的收藏家也没他这么让人无语。

“大爷,咱们国家至今没有出土过汉代的玉佛塔,所以您手中的这个,依我看是现代的仿品。”

面对这位意图不明、言行有些奇怪的老藏友,高老师选择直接了当:

说真话,作为鉴宝专家,他的职责是对古董发表专业意见,其他事情不在讨论范围内。

“哈哈,高先生,我这把年纪难道还会骗人不成?”

“大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以我的专业知识判断,这确实是新做的。”

“上面有明显的机械加工痕迹,显然是用电动工具雕刻和打磨出来的。”

“胡说八道,这件宝贝在我家传了好几代了,那时候根本没电,怎么会有机器加工的痕迹……”

不等大爷说完,高兴已经切断了连线。

对方的固执让高老师实在难以忍受。

“各位观众朋友们,让我们来科普一下。”

“汉代的玉雕佛塔,百分百是仿制品。”

“如果您坚信它是真的,不妨亲自带着它去燕京,从机场打车到东长安街16号,找博物馆馆长要求为您的佛塔安排一个展示位置。”


  (https://www.vxqianqian.cc/16/16150/1111053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