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谋划


慕宁担忧的问:“这能行吗?”

陈熙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语气幽幽。

“问题不大,大皇子必然也在发愁外面染了瘟疫的难民,现在不用他出面,事成得名,不成也不损失什么,实在不行还可以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

室内四人皆沉默,这便是大皇子的行事作风,也是大部分掌权者的行事方式。

良久慕宁轻轻叹口气:“主公应该已攻下山关和春荣两县,只可惜我等没能参与。”

姜瑾早在决定攻打山关县之时,又派了一队人马出发运着一批新货前来泗州。

这批货确实是前两天到的,不但把大小青龙汤的药方带了过来,同时还带来一个指示:如果有难民,可往戈凤输送。

得了泽阿郡十五万粮食的她现在可是有底气的很,她现在缺人,非常缺。

陈熙几人脸上都露出欢喜的神情来,他们现在的势力范围不止小小的戈凤一城了。

“只要秋泰跟他父亲提了,此事十有八九能成,到时候想办法把这些难民都带到戈凤吧。”陈熙道。

泗州不缺人,但北地的姜瑾非常缺人。

梅晟担忧:“那么多人,我们哪来的药材?”

陈熙笑着摇头:“你忘了秋家是做什么的了?”

梅晟倒吸一口冷气:“这,他肯吗?”

陈熙淡然一笑:“必然是肯的,秋家可是大皇子旗下的医者,秋郎君也有一颗怜悯之心。”

慕宁忍不住抽抽嘴角,药秋家出,粮康家出,人主公得。

她看向目露敬佩看向陈熙的梅氏两人。

商人什么的,在能说会道能把人忽悠瘸的政客面前,果然还是嫩了些。

慕宁想了想道:“只是,药方真能行吗?”

陈熙:“主公试过的必然是没问题的,就算不行,也不过是损失些药材罢了。”

这些药材还不用自己出,如果能行,那可是几万百姓的命。

梅仁附和:“如此一来,主公说的那什么口罩防护服要尽快做些出来,到时候我们要和城外的百姓接触。”

陈熙点头:“对,马上找人做。”

他又看向慕宁:“这事成了以后,你亲自护送这些百姓回戈凤吧。”

慕宁点头:“好。”

该安排的人都已安排下去了,她确实该回去了。

“只是。”慕宁有些担忧:“这些百姓肯跟我们回戈凤吗?”

这些百姓大多是鄄州和海嘉州逃难过来的,正常来说不会愿意再跑去北地。

陈熙轻笑:“只要有吃的,他们自然是肯的,我们更应该想想怎么不让大皇子发现。”

大皇子虽不缺人,但这么多百姓突然全跑了,肯定会引起他的怀疑。

对于现在势力才刚刚起步的姜瑾来说,太早被注意上可不是什么好事。

陈熙几人讨论如何把人不露声色弄回戈凤之时,姜瑾正在算她手里的粮食。

山关和春荣两县仓库的粮食,加上秋收的两万多石,一共收了近三万石。

戈凤的小麦和稻谷分别种了两千亩,收了约四万多石的粮食。

土豆和红薯各种约千亩,收了大概八百万斤。

其他地则是种了棉花,萝卜白菜甜菜油菜等等。

特别是萝卜白菜这种特别高产的,粮仓现在放了大量菜干萝卜干泡菜等。

以她现在的粮食存储量,养个十余万人没什么压力。

何况有了火墙以后,三县的百姓可在一年四季种植萝卜白菜等,大大缓解购粮需求。

今年她还可以把土豆红薯普及下去,让百姓们在家或在院子里种,别看这家种一点那家种一点,合起来数量还是很可观的。

她还让有条件的百姓养了鸡鸭,同样也是限购,每家最多三只。

至于后面他们自己孵蛋养的小鸡小鸭,她就不管了。

自己有余粮或是去挖蚯蚓啥的喂养,多少也能缓解城内百姓的吃肉需求。

董斯把一本册子交给姜瑾:“主公,你看看这是从山关和春荣两县搜出来的钱财。”

姜瑾接过看了看:“还挺多。”

董斯也感慨:“这些都是我们汉人的财物,全被那些蛮子占去了。”

姜瑾宽慰:“早晚会回到我们手里,不用过于在意。”

“除了稻杆麦秆,还是要收点干草才行,不然马儿这个冬季不够吃的。”她又继续道。

这次曲白就给她带来好几千的战马,她的马儿达到了一万多匹。

董斯记下:“我就通知下去。”

说着他笑开了怀:“我们的马都比兵多了,今年再繁衍一下,破一万二不在话下。”

两人说着话,周脽带着谢南萧和夏蝉衣匆匆进来。

姜瑾面上一喜:“招兵事宜妥了?”

周脽颔首:“这次招了五千多兵。”

就姜瑾现在的百姓基数来说,这个比例其实相当不合理,不过现在战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有些势力更严重,年轻的都上战场了,只留老弱妇孺。

姜瑾看向周脽三人:“龙影卫我准备扩招,两百太少了。”

这点周脽是同意的,实在是这种精锐中的精锐太好用了。

自龙影卫成立至今,屡建奇功。

而姜瑾现在的兵加新招的这些,就有一万三左右,能从中选出更精锐的士兵特训。

“主公这次准备招多少龙影卫?”夏蝉衣兴奋的问。

姜瑾沉吟道:“挑选一千精锐特训,最后看能留下多少。”

三人点头。

“路和箭楼建设的进展怎么样?”姜瑾询问。

谢南萧忙回:“进展顺利,都安排下去了,就是水泥可能不太够。”

现在不但春荣县在建,山关县也开始建设。

姜瑾还准备开三条三县互通的‘内’路,分别是凤关路,凤荣路,春山路。

数万人同时动工,要的水泥数量庞大。

虽然水泥坊之前有存货,但也是不够的。

这点姜瑾倒不太担忧:“没事,水泥坊已经扩招了,后期很快就会跟上。”

不但水泥坊扩招了,兵器坊同样扩招了,兵多了,兵器也得跟上。

制衣坊织布坊这些民生厂坊在山关县和春荣县也会建起来。

但兵器坊,打铁坊这种重要的战备厂坊姜瑾目前只打算在戈凤。

周脽迟疑道:“主公,官道上也建箭楼吗?”

姜瑾沉吟片刻后摇头:“先不建,等我们把三县各项工程建设好再说。”


  (https://www.vxqianqian.cc/13/13218/3223915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