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1260章 大明的远虑,来自北方的熊

第1260章 大明的远虑,来自北方的熊


第1260章    大明的远虑,来自北方的熊

云逍留意到,洪承畴和孙传庭都是迟疑了一下,却并未开口。

“有什么异议,但讲无妨,百无禁忌!”云逍笑着对二人说道。

他从不认为,自己的智商比这个时代的人要高。

洪、孙二人能够名留青史,绝非是寻常人物,比自己差的只是几百年的知识和眼光。

洪承畴向孙传庭道:“大司农先请!”

“那本官就抛砖引玉!”

孙传庭也知道,自己从区区一个吏部郎中,由于得到国师赏识,一跃成为大明海事总督。

如今又位列庙堂,高居户部尚书,而他今年也才是四十出头而已。

古往今来,官场都是讲究资历的,孙传庭自然清楚自己的资历,远不足以服众。

洪承畴让他先讲,也是有考较的意思在里面。

孙传庭酝酿了片刻,然后徐徐道来:“早在成祖时,我大明就已经将关东纳入疆土,把努尔干都司,直接设到了黑龙江的入海口。”

“可到了后来,朝廷却逐步放弃对关东的实际管控,那也是无奈之举。”

“其中原因有三!”

第一个原因,就是气候和地理的问题。

东北地区地域广阔,南北自然条件差异极大。辽河平原属于温暖带,地形平坦,适合农业开发。

辽河上游气候干旱,历来是游牧民族崛起之地。

黑龙江流域则是气候寒冷,降雨丰富,森林密布,这里的民族长期停留在渔猎阶段。

从元朝开始进入小冰河期,气候逐渐变冷,东北民族不断南迁,给中原王朝造成巨大冲击。

第二个原因,还是统治成本的问题。

大明不是不想经营辽东以北的吉林、黑龙江地区。

可这就需要把大量的物资运过去,然后驻兵、移民、设置官府。

在这个年代,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水运。

偏偏松花江和辽河,这两条河不属于一个水系,进了船之后通不到一起,无法直接实施水运。运输成本太高,导致了在辽东以北的统治成本极高。

因此大明真正实施有效统治的界限,顶多就到辽东。

这倒不是因为明朝不想拓展,是因为他真的扩展不过去。

朱棣当年为了利用松花江的水运,在吉林专门建了造船厂。

后来因为花钱太多,付出与支出不成正比,所以就被废弃掉了。

“其三,大明的主要威胁,来自蒙古,而辽东以北并无威胁,大明也没有任何必要,把国力都浪费在此处。”

云逍点点头,孙传庭说的都是史实。

其实在清末‘闯关东’浪潮兴起以前,东北都是处于未开发的状态。

究其原因,也正是孙传庭所说的这三点原因。

“以大司农所言,国师提议的关东大开发,实不可行?”

洪承畴直接给孙传庭埋了个钉子。

国师提的事情,你敢说不行,这个户部尚书没当几天,就当够了吧?

你说了这么多困难,要是说可行,那你就是只知道附和国师的应声虫,见风使舵的佞臣!

云逍哂然一笑。

洪承畴和孙传庭同龄。

论才干,二人可谓是一时瑜良。

可洪承畴的资历,却比孙要老多了。

孙传庭还在吏部任郎中的时候,洪承畴就因镇压陕西民乱而名震一时,担任延绥巡抚。

如今孙传庭位列中枢,而洪承畴却在草原上当总督。洪承畴素来心高气傲,心中自然是不服。

孙传庭似乎没有察觉洪承畴的挑拨,笑道:“关东苦寒,地广人稀,开发关东困难重重。然而国师既然提出开发关东,自然有良方妙药!”

云逍敲了一下桌上的地图,问道:“孙尚书说说看,我能有什么良方妙药?”

孙传庭也知道,这是国师对自己的考较,当下也不客气,将自己的猜测和见解一一道来。

气候的问题,当然没办法解决。

不过却可以解决人和耕作的问题。

如今王象晋和他的团队,已经研究出了耐寒的稻种。

这就可以把农耕的界线,不断向北扩展。

朝廷再出台相应的政令,鼓励关内没有土地的百姓迁移关外,解决劳动力的问题。

如此一来,气候对农业带来的影响就会被降至最低。

另外关东地形较为平坦,煤、铁资源丰富。

还可以发展以此为基础的重工业,吸引大量关内人口进入关东。

云逍点点头,露出赞许之色。

历史上的螨清时期,由于建奴对汉人极力防范,关外又是他们的‘龙兴之地’,因此长期封禁关东。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关内人口暴涨到四亿之多,土地远远无法满足人口需要。

加上沙俄趁火打劫,出兵占领关东。

而关东地广人稀,大量的满人被调到南方镇压太平军,导致关东更加空虚,无力抵御俄军。

外东北沦陷后,螨清不得不废除关东封禁政策。

随后就出现了‘闯关东’的热潮,大量的人口涌入关东。

在鸦片战争之前,东北的总人口不过300多万。

到了清末,人口则是高达2000万之多。

“至于交通不便的问题,以往的水运难通,现在却可以建铁路!”

孙传庭看了云逍一眼,露出钦佩之色。

如今大明的钢铁产量连年激增。

并且经过多次改进,铁路技术已经基本成熟。

从京城到南京的铁路,已经于今年春天开始。

整个工程,预计耗资一千五百万两银子,耗时十年。

工程分段实施,先建重要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然后再将各段联结起来,建成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而关东的地理条件,建设铁路远比关外要好的多。

如果朝廷大力扶植关东,很容易就能建立起贯通各地的铁路网。

孙传庭接着说道:“下官唯一不解的是,如今蒙古归附,辽东平定,大明北方已无大患……”

“不!”

云逍打断孙传庭的话,用手指在地图最北面用力点了一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明如今没有近忧,却有远虑!”

“这头来自北方的熊,残暴、野蛮而又贪婪,它就是大明将来最大的威胁!”

“开发关东,除了解决关内土地问题,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防范北面的这头熊!”


  (https://www.vxqianqian.cc/12/12983/3314894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vxqianqian.cc。手机版阅读网址:m.vxqianqian.cc